作者: 來源: 中國菏澤網 發(fā)表時間: 2022-07-12 15:36
“待到秋來九月八,我花開后百花殺。沖天香陣透長安,滿城盡帶黃金甲”。黃巢的菊花詩歷經千年詠頌不衰,已成千古絕唱。
《舊唐書》《新唐書》和《資治通鑒》都講:黃巢是曹州冤句人。他是文能安邦、武能定國之才。多次參加科舉,因考場黑暗而未能中舉。后來,他參加販私鹽的隊伍,并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頭目。875年,黃巢募兵,響應王仙芝在曹州起義。曹州就是古菏澤。
王仙芝意志不堅定,中途要接受詔安,二人分道揚鑣。王仙芝詔安不成,被殺了。
878年春天,大軍回撤到菏澤北的濮州,被唐軍圍困,黃巢向吏部尚書兼鄆州刺史張裼送去書信,請求歸降朝廷,要他保奏做鄆州節(jié)度使。張裼是駙馬宰相于琮的恩人,年邁多病,想回家養(yǎng)老,于是就上書極力說服朝廷詔安。大臣們因這事激烈爭吵。最終答應給黃巢個三品右衛(wèi)將軍,讓他到鄆州交出軍隊。
黃巢在這近一個月里,招收新兵,整編軍隊,趁唐軍松懈之際,再次擺出進攻長安的架勢,迂回周旋,先后在山東、河南、安徽、湖北、浙江、福建等地開展游擊戰(zhàn)。879年春天,起義軍南征抵達廣州,隨后形成了割據嶺南的局面。
黃巢后來為什么又占領長安,登基做皇帝了呢?
黃巢起義軍占領嶺南后,從歷史資料來看,唐朝是默許黃巢割據一方了。
但是,一場疫情,黃巢不得不領兵北伐!
《新唐書》記載:起義軍占領嶺南后,水土不服,軍中流行傳染病,死傷很多。當年秋天,黃巢以“百萬都統、率土大將軍”的名義發(fā)布文告,興師北伐。
黃巢起義軍北伐順利嗎?
(下)
起義軍在荊門中了唐軍的圈套,遭受重創(chuàng)。但隨后黃巢就用計消滅了唐軍主力。從此,地方軍都龜縮城中不攔截、不迎戰(zhàn)起義軍。傳說,黃巢專程領兵路過曹州,在此點將發(fā)兵。
起義軍攻占東都洛陽后,朝廷發(fā)現,拱衛(wèi)京城唯一的屏障潼關的守軍,竟然缺糧吃不上飯,《新唐書》講“不能飽,無斗志”。朝廷馬上派禁衛(wèi)軍增援,禁衛(wèi)軍大部分是官宦子弟,他們不愿上戰(zhàn)場,就花錢從街上哄騙災民頂替,結果這些人一戰(zhàn)而潰逃,潼關失守。
880年12月初5凌晨,唐僖宗倉惶逃離長安。
12月13日,黃巢親率大軍進入長安城。
881年正月16日,黃巢在長安登基稱帝,立國號為大齊。隨后,有一半數的軍閥和地方政府向大齊政權遞交了降書,大齊成為合法政府。
那么,為什么黃巢沒納入正史皇帝呢?
唐朝皇帝被趕到了成都,后來又復辟了。
大齊六十萬大軍進入長安,缺乏物資。向歸順的地方軍閥征調糧草及士兵,軍閥們感到在大齊沒撈到什么好處,反而被征調士兵和軍糧,紛紛背叛大齊。
在成都的唐僖宗,看到轉機來了!懸賞各色人等共同進攻大齊軍,又請沙陀人進入中原參戰(zhàn),還引誘大將朱溫叛變。黃巢在稱帝二年零四個月后,被迫撤離長安,退往山東。大軍撤退到曹州,又遇到暴雨,沙陀兵緊追不舍。在曹州展開大戰(zhàn),大齊軍大敗,黃巢的印符、儀仗和他的幼子都丟了。884年5月,黃巢在泰山狼虎谷,兵敗身亡。
在菏澤古城西,有一幽深滄桑之所——黃巢點將臺。近似方形的土臺子,高約四五米,略有斜度,頂端南北、東西各有十多米,上面曾經是古樹參天。據說黃巢曾幾次在此點將發(fā)兵。清代詩人段云襄曾多次登臨黃巢點將臺,寫下詩句:漫追戲馬千年事,今古英雄只斷腸。
在點將臺東南,有一塊高大的石碑,你知道上面是如何描述這個古老的堌堆的嗎?